作者: 时间:0 浏览:
【东方航空货运】高质量发展奠定安全飞行新起点 广州空运公司实施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以"客户至上,服务社会"为企业宗旨,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广州空运送将一如既往地以强大的实力和良好的信誉,竭诚为广大新老客户提供专业化、标准化、个性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与所有合作伙伴携手共进,为推进安丘市物流业跨越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飞院洛阳分院:高质量发展奠定安全飞行新起点 8月28日晚,迎着徐徐秋风,洛阳北郊机场上空的星光格外明亮,一架西锐20型初教机在完成当天最后一项训练科目后平稳降落。这一刻,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洛阳分院再次超越了自己,用55年始终如一的高标准严要求,树立了全国通航业内安全飞行新标杆,奠定了洛阳分院安全飞行新起点。 不忘初心 传承纯红色基因续篇章 1963年,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航空学校(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前身)接收合并天津民航高级航空学校飞行一、二大队,柳州四航校部分空勤人员,并从本校各训练团中抽调骨干人员组建了第三训练团(中飞院洛阳分院前身)。当时的飞行教师中有20余人参加过“两航起义”,他们组成了三团飞行教学的骨干队伍,也扣好了洛阳分院持续安全生涯的第一颗纽扣。1993年,分院从四川广汉整体搬迁至河南洛阳,与原洛阳航站整建制合并为洛阳分院,从此开启了飞行训练和航班运输两业并举的奋斗篇章。 55年来,洛阳分院飞行训练量累计超过100万小时,运送旅客800余万人次,输送货邮3万余吨,1万余名国内、外飞行人员在这里学习、生活、培训过,为民航局、各地区管理局、各航空公司、各大机场高层管理岗位不断输送优秀人才,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民航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等先进典型。洛阳分院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先后被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民航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航先进集体”、“全国民航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河南省文明单位”、“全国民航安全飞行标兵单位”等称号。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飞行翘楚人才辈出;服务地方尽心尽力,洛阳机场的航班运输业务大幅增长。洛阳分院的毕业生政治可靠、技术过硬、作风优良,“洛阳制造”在民航业内有口皆碑。 凝聚共识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策略 安全与质量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坚持依法训练,提高培训质量;落实安全责任,提高安全裕度;结合分院实际,实现安全新作为;这是洛阳分院党委在安全工作上的共识。55年里分院不断完善安全制度体系、风险防控体系,训练模式不断探索创新,由“五二”制转“三三”制再转“四二”制,在全国率先实行初、中、高教一条龙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时间,在有限的人力和场地资源条件下最大限度发挥飞机使用效率,在提高训练量、提升飞行学生培养效率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洛阳分院教学楼前醒目地挂着“严守诚信红线,筑牢规章底线”的横幅,时时刻刻提醒过往飞行师生要依法训练、严守规章。多年来,洛阳分院积极回应局方关于飞行人才培养的要求,强调标准化教学意识和模式,严格按照大纲和标准实施训练,严把入口关、质量关、安全关,努力培养具备对目的地机场适应能力、防偏修偏能力、特情处置能力、单飞能力的高品质飞行员。 将安全压力传导至每名一线员工是洛阳分院对安全工作的一贯要求,近年来,分院保质保量完成局方布置的安全作业,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压实安全责任,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隐患排查、行业安全大检查、安全绩效管理、法定自查、作风建设等一系列安全活动,将制约安全裕度的笼子越扎越紧。 同时,洛阳分院还结合自身实际打造安全管理和质量提升的新作为。例如坚持召开训练质量分析例会,院长带头分析学生在检查和考试中暴露的问题;开展超周期研讨,合理安排训练节奏,提升安全管理效能;顺势而为,成立机场机坪监督室,将隐患消灭在地面等;用“依法规、重落实、新作为”在安全和质量这幅大作上留下了浓墨之笔。 真抓实干 决胜高品质人才攻坚战 打造一支高品质飞行教师队伍是培养高品质飞行员的活水源头。洛阳分院坚持严把教师队伍考核、留用、培养和管理,新入职的飞行教师在一年见习期内必须通过英语、执照考试,且满足一定带飞时间方可转正。留教未满3年的新教师必须在老教师的监管下进行模拟机复训、三证检查、间断飞行特点分析等,才能实施新学期飞行教学任务。2015年5月12日的夜航训练中,飞行教师潘志远在空中遭遇发动机停车重大特情,他临危不乱、冷静处置,成功实施场外迫降,机组三人毫发无损,飞机轻度受损。从发动机出现异常抖动到机组打开整机降落伞成功实施迫降,只有7分30秒。那年,潘志远只有26岁,他以“我是教员”的担当,担负起了中国民航飞行教师的最高职责,也印证了洛阳分院严把新教师养成关的正确做法。 严格飞行训练的“四个阶段”、“三个关口”,坚持“四按”是培养高品质飞行员的关键。洛阳分院训练科负责人介绍:“洛阳地区全年有300多天的可飞天气,这是‘天时’;航班运输和飞行训练同场运行的客观条件下,采用和航班运输一致的陆空对话、航空管制程序,提高学生在真实运输飞行环境下的飞行实践能力,这是‘地利’。”而“人和”是关键,洛阳分院飞行师生严格按照大纲、法规、手册、标准,落实预先准备、直接准备、飞行训练和飞行讲评,前移“三个关口”,按手册组织训练,按大纲严格标准,按教材统一动作,按评分标准评定成绩,促使了教学质量的良性循环发展。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洛阳分院在培养高品质飞行员的经纬线上领先一步。 如何扣好飞行生涯的第一粒纽扣?洛阳分院是这样做的,理论结业学生到洛阳分院后的第一堂课,就是接受安全教育、准军事化管理宣贯、军训等新生教育。这是为了坚决打掉少数学生身上的“骄、娇”二气,真正做到“严进严出”,提高成材率。洛阳分院还充分发挥局方备案“诚信教育培训员”和“飞行运行作风教育培训员”职责,在“蓝天知行讲堂”中开展当代民航精神、准军事化管理、作风建设、诚信教育等主题教育,用培养高品质民航飞行员为飞行安全护航。这一做法也正好契合了冯正霖局长指出的“航校要把好初始养成关,从入门和点滴开始打好、筑牢飞行员飞行技术和飞行作风的“底板”基础。” 改革创新 释放高效能保障新动力 近年来,洛阳分院高度重视机务维修在坚守安全底线中的重要基础作用。据维修单位质量经理介绍:“新修订的维修管理程序手册,进一步满足了法规的符合性和飞行教学训练快速发展的需要,质量分册中还新增了事件调查程序。”以作风建设年、“三基”建设和“安康杯”竞赛为契机,洛阳分院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持续推进维修现场管理。“要求严、次数多、针对性强、涉及面广”是安全大检查工作给维修人员的深刻印象。不仅如此,洛阳分院还以点带面,在每次的专项检查中都做到了检查有单卡,反馈有记录,整改有实效。及时修订手册、加强现场管理、注重检查效果,这些就是洛阳分院近年来在提高维修能力,提升维修质量的新做法。 空域资源是洛阳分院飞行训练提质增量的关键。面对转场训练的困局、空军活动的日益频繁、不可阻挡的地方航空经济发展,飞行大队主动将夜航训练时间延长至夜间10点,空管人员主动出击积极联系协调周边机场,并长期派驻管制员在运城关公机场驻站指挥。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洛阳分院的转场训练量和大纲符合率节节攀升。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由高等院校执管的运输机场,洛阳北郊机场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职能,每天都有“小飞”志愿者在候机楼内协助旅客出行,贯彻落实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机制,提升了洛阳分院教学培训质量的软实力。后勤管理部门克服发展中的重重困难,通过抓机场运行管理、行车安全、油品保障、体检放飞、食品安全,以一盘棋的思想做好高质量服务育人这篇大文章。 迈步从头 谋求高水平建设“双一流”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作为新中国建设的第一所民航院校,洛阳分院上级领导班子提出要将学校的改革发展放在民航强国建设的大格局中思考谋划。 洛阳分院对标上级在飞行训练、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研能力、思政教育、合作交流、办学条件、从严治党等方面提出的要求,锐意进取再出发。以“分院+”训练模式推进和机场改制为契机,推进训练能力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推进运输机场的全面建设,奋力打造好“一网一牌”,即中飞院北方训练网络和中原运输机场名牌。目前,周边通航机场已向洛阳分院伸来橄榄枝,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洛阳分院坚决政治育人、文化育人、体系育人传统。牢牢树立“帮思想”在飞行教学九字经中的先导地位,在飞行学生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民航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以分院安全飞行55周年为契机,进一步传承学校和分院的优良文化传统。 在安全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河洛文化、航空文化,提炼出洛阳分院独特校园文化,形成校园文化体系;把洛阳分院施行多年的准军事化管理条例凝练成册,形成学生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大纲依法训练,开展诚信教育,形成高品质飞行员培训体系;提升飞行教师队伍和教辅人员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形成“四有”师资队伍体系。涓涓细流汇成浩瀚星海,洛阳分院今后飞行安全和质量提升之路将更加系统化、全面化。 好风凭借力,实干正当时。过去半个多世纪的辛勤耕耘是洛阳分院几代人用激情人燃烧岁月谱写的辉煌乐章,新时代的砥砺奋进是洛阳分院人用新担当新作为敲响的进取音符。洛阳分院抓住学校“双一流”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机遇,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内核,在安全飞行新起点上再次起航。标签 空运流程 空运 文件空运 当日达 宠物空运 汽配空运
呼和浩特 重庆 石家庄 深圳 大连 三亚 成都 海拉尔 满洲里 武汉 太原 鄂尔多斯 广州 长沙 北京 南京 宁波 沈阳 呼伦贝尔 琼海 长春 杭州 天津 张家界 上海 合肥 海口